《返校》電影版感想--關於自由,以及那些我們如何愛人的事
筆者早上剛和朋友進電影院看完這部今年我最期待的作品,事實上,這部作品也沒有讓我失望,雖然玩過遊戲讓我在劇情基本上不會有太多的新鮮感,但是電影的張力相當足夠,而且非常用心又忠實地呈現許多遊戲中相當經典的畫面,比如掛在上方的布偶群,魑魅魍魎和鬼差,鋼琴、紙飛機、典禮台和自殺場景、割頸片段、抓耙仔和霸凌片段、方芮欣將禁書交給白國鋒教官的大樹場景……等。
這些場景讓玩過遊戲的人可以很容易引起共鳴,電影不像遊戲隱悔,故沒有玩過遊戲的觀眾也可以輕易理解劇情。製作單位可以說是煞費苦心,無論有沒有玩過遊戲的人,都可以得到相當好的觀影體驗。
對於這部影片,我感受最深的,還是在於自由與愛情這件事情上。
年輕的朋友也許感受比較沒那麼深,但對我來說,能夠打從心裡去真正愛上,或欣賞一個人、事、物,實在是一個相當難能可貴的能力。威權體制一直以來最為人所憎惡的地方,其中一個就是其統治方法會迫使被統治者間的互相猜忌,彼此間的信任瀕臨瓦解。
誠如朱宥勳的評論:「這就是白色恐怖:最可怕的不只是打你殺你,最可怕的是讓你變成不是你。它本質上反對人類的親愛,因為它就是依靠人類的彼此怨恨茁壯的。」(https://vocus.cc/filmaholic/5d84396bfd89780001385ea7)
電影裡被懷疑是告密者的男同學,被毒打一頓又被反鎖起來;方芮欣被發現是真正的告密者之後遭到了魏仲廷等人的質問。去責怪告密者,這似乎是一個看起來再正常不過的反應,然而直到張老師面對方芮欣直接的愧疚和道歉,他才淡淡地說了一句:「這不是妳的錯。」
我非常喜歡這一句話。
能夠講出這句話是多麼不容易。雖然我們也許,或多或少都知道,錯不在方芮欣,而是國民黨。但是我們又能夠有多少能力,在受到極端壓迫的情況下,去坦然面對這件事情呢。
我的意思是說,失去了愛的能力,像我這樣的人,終究還是會選擇錯怪方芮欣吧。
如同空氣一樣,唯有在失去的時候才會讓人感受到窒息。我們又何其有幸,能夠活在民主的國度,呼吸自由的空氣,打從心裡去感受何為愛,去學習,並成長。
我想,唯有我們能夠自由,我們才能夠學會愛人;唯有學會愛人,我們才能真正得到自由吧。
致自由。
【影評】《返校》為什麼是台灣人都需要的電影? | 解析/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