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畫心得:(進巨)從萊納到蘭尼斯特,從自殺到自由

暴雷警告:直到漫畫第127話

我也會在文章裡談到《獵人》第262話、《冰與火之歌》(《權力遊戲》)、《Code Geass 反叛的魯路修》、《新世紀福音戰士》。不想被暴雷的人可以跳過「(暴雷)」的段落。

「我最憎恨自己的原因……就是我連殺死自己的勇氣也沒有!」

動畫第64集 (第4季第5集)

萊納是我個人在《進擊的巨人》這部作品中最喜歡的角色。這個角色的人生充斥著各種衝突與矛盾並導致他內心的痛苦,在各種層面上都讓我著迷不已,因此我決定花點時間好好地把這個角色的想法給寫下來。

角色

任何進巨迷大概都不可能不知道萊納這個角色的存在吧。跟據第94話〈牆壁中的少年〉(壁の中の少年)的描述,他出生於雷貝里歐收容區,有一個艾爾迪亞人的母親和一個瑪雷人的父親。當時他人生的目標就是透過成為瑪雷的戰士來成為母親的驕傲以及拯救世界的英雄。

然而在第95話〈騙子〉(嘘つき)我們可以看到,做為一個戰士候選人的萊納其實可以算是最弱小的,他最後會被選上也只是因為馬賽想要救自己的弟弟而已。這導致了他的第一個困惑。為什麼馬賽要向他道歉呢?為什麼成為戰士不是一件光榮的事情呢?這也是他第一個意識到的殘酷事實,他其實比他自己想像地還要弱小許多。

他的第二個困惑出現在遇見父親的時候。同樣第95話中,為了母親而成為戰士的他,原本以為全定在成為榮譽瑪雷人之後就可以讓家人團聚,最後卻被父親稱之為惡魔,只能目送父親逃之夭夭。為什麼他會被父親拒絕呢?為什麼他的家人不能團聚呢?他從此意識到第二個殘酷的事實,他不可能真正成為母親的驕傲。

在進入帕拉迪島之後,他遇到了第三個,也大概是最大的困惑,也就是被描述成惡魔的島民實際上也只是一群與他們沒有什麼差別的普通人而已。為什麼島上沒有惡魔呢?為什麼殺害這些無辜的人民就是在拯救世界呢?他最終意識到他並不能拯救世界,而在第77話〈他們看到的世界〉(彼らが見た世界)以及第46話〈開口〉(開口)中,我們可以看到他最終喪失了人生的目標,迷失在了士兵與戰士的身份之中。

第97話

在第97話〈手手相傳〉(手から手へ)中,回到瑪雷的萊納喪失了人生目標,滿腹罪惡感的他在回想到過去在島上的行為之後嘗試自殺,但是在想到法爾可和賈碧等人之後才想到他仍然有這些他重視的人。不得不說,萊納這一段嘗試自殺的行動,是我在進擊中最喜歡的片段之後。另外一個我也很喜歡的片段,就是隨後出現在第99話〈內疚的身影〉(疾しき影)中,萊納接受審判的場景了。萊納,你坐啊!

第99話

萊納做為一個角色的任務大概就是在此告上一個段落。雖然他之後被半強迫地加入了對抗艾連來拯救世界的行列,但角色上就已經沒有太多的亮點了。當然,寫到這裡時進巨也還沒有完結,因此說不定作者仍然安排了某些重要的橋段給萊納發揮,比如說在第127話〈終末之夜〉(終末の夜)中為了刻畫約翰這個角色而被憤怒的約翰暴打一頓。話說這個「終末」意味著結束,似乎也可以看作是在瑪雷人和島民最後的爭論後,他們也有彼此合作的可能性就是了。

最失敗的背叛者

萊納以一個極為戲劇性的方式讓艾連知道了他身為鎧甲巨人的身份。在第42話〈戰士〉(戦士)中,他在崩潰邊緣之下突然向艾連表明了真實身份,並且眼看紙包不住火,最後只能在極為倉促的情況下展開行動把艾連和尤米爾搶走。

這種失策的情況實在不像是典型的那種背叛者。一般來說,我們想像中成功的背叛者會清楚有條理地算計好任何一切,並在眾人一片驚呼之中揭露自己的身份。萊納和貝爾托特卻完全不是這個樣子,實際上最被嚇到的人大概反而是他們自己吧。但正是這種莫名其妙的情況,讓他們作為非典型的背叛者反而變得格外有吸引力。

萊納為什麼就這樣直接崩潰了呢?首先是他本來就已經在臨界點徘徊很久了。在第39話〈士兵〉(兵士)中,我們可以看到萊納冒著生命危險拯救柯尼,這時的萊納顯然忘記自己真實的身份,並以分裂人格中的士兵身份來行動,即使貝爾托特嘗試提醒他的身份也沒有成功。實際上,第39話「士兵」和第42話「戰士」的標題也可以說就是萊納內心的寫照吧。另外一個重要的原因則是從貝爾托特要鼓勵萊納(或再次提醒他身份也有可能)開始,貝爾托特告訴萊納他們離故鄉不遠了,畢竟找到了吃掉馬賽的人是誰,之後艾連則假裝認定萊納只是太累。這大概讓萊納一次想起來了他所做過,包括對馬可的所有事情,最終導致了一次性的潰堤。

審判

一個人什麼時候會傷害自己呢?當他無法原諒自己的時候。

《獵人》第262話

我在上面有提到過我非常喜歡萊納接受審判的場景,而描述萊納的段落中實際上也有非常多我鍾愛的橋段。比如說在第100話〈開戰宣言〉(宣戦布告)中,萊納因為聽到艾連質問其母親死亡的原因而崩潰,並乞求艾連能夠賜他一死,同時間威利則在演講台上詢問觀眾他是否有活下去的資格。這個場景也讓我聯想到了《獵人》的中片段。

(以下暴雷)

在嵌合蟻篇章中,莫老五曾在入宮殿之前問過,在一個人在什麼情況下會傷害自己呢?這讓小傑回想起了凱特,並提供了「在不能原諒自己時」的答案。其後的內容我想就不用多說了。

(以上暴雷)

我認為,這個想法實際上就是萊納在面對艾連時的想法。他完全不能原諒自己,他甚至也希望其他人不要原諒自己,如同我們在第127話〈終末之夜〉(終末の夜)中所看到他對於約翰的要求一樣。對於他個人最好的解脫方式,應該就是死在艾連手上吧。畢竟他的罪惡感有絕大部分都是來自於艾連,而這也是為什麼他最需要的,就是來自艾連的審判。

死在艾連手上也許對萊納自己而言是最佳的劇本了,但跟據諫山創擅於虐待角色的習性,他不只得不到艾連的審判,反而還會被艾連同理甚至原諒。實際狀況也正是如此,在第100話〈開戰宣言〉(宣戦布告)中,萊納渴望艾連的審判,並提到在第46話〈開口〉(開口)中艾連對他的詛咒。但最有趣也最讓萊納困惑的是,艾連自己反而早就已經忘記,還要萊納早點忘記這件事情。

關於艾連的想法,我會建議可以看看漫畫心得:(進巨)艾連、地獄、屠殺 — 哲學宅 Philosophy Otaku — Medium。萊納最悲慘的地方,就是他甚至沒能成功說服艾連殺掉自己,而且居然還得到了艾連的同理。這當然不會是什麼大合理結局的前戲,而是另一場更為龐大悲劇的開始。當艾連伸手要扶起萊納的時候,他也一同把萊納拉進了另一個深淵。這甚至是建立在艾連已經充份瞭解萊納想法的情況下,何其諷刺。

第100話

只是一場笑話

人生就只是創造你的人對你開的一場巨大的笑話而已。

萊納無疑是個悲劇角色,但是否是個悲劇英雄則似乎不是那麼肯定。他一開始想成為拯救世界的英雄的,卻發現自己能力不足。他之後因為罪惡感而想要一死了之,卻反而被最該恨他的艾連給同理了。最諷刺的是,一直到他什麼都不剩,只想要消失在這個世界上的時候,卻被莫名其妙地叫醒來去成為拯救世界的英雄,如同我們在第126話〈矜持〉(矜持)中所見。諫山創在虐待角色這部分實在是出類拔萃,但也正因如此萊納這個角色才會如此受我喜愛。他一生中所盡全力想完全的人生目標都沒能完成,反而是在最後放棄一切時被迫去完成他一開始的夢想,著實可笑卻又讓人不勝唏噓。我想,這也大概是為什麼第126話最後一頁會以萊納的視角來詮釋拯救世界的行動吧。萊納這個角色的戲劇情也讓我聯想到《冰與火之歌》中的蘭尼斯特(Lannister)家族。

(以下暴雷)

關於蘭尼斯特家族,我有四個想要談一談的角色,分別是提利昂(Tyrion)、詹姆(Jaime)、瑟曦(Cersei)和泰溫(Tywin)。如同萊納一樣,這四個人都有一個重要的目標貫穿其人生,但最終卻發現好像被開了一個大玩笑。

對於泰溫而言,復興家族是其最重要的使命,而實際上他也表現得相當出色,並在紅色婚禮(red wedding)中成功擊敗羅伯‧史塔克。然而,他期待能繼承下一任家主的詹姆卻鍾情於成為御林鐵衛(Kingsguard)而拒絕其要求,但他又不想將其轉給他所痛恨的提利昂,因為其受詛咒的外表以及間接導致其妻子死亡的難產意外。最終一死復興家族的他諷刺地死於自己的兒子提利昂手上,而死前可能還不清楚另一對兒女間的亂倫關係。

瑟曦從小就夢想成為童話故事中與白馬王子結婚的公主,而當時她的理想對象正是泰溫承諾會給她的雷加.坦格利安(Rhaegar Targaryen),但最終雷加死在篡奪者戰爭(War of the Usurper)之中,而瑟曦被迫嫁給會家暴的酒鬼勞勃·拜拉席恩(Robert Baratheon)。最後她將心力放在兒子上,但兒子又被暗殺,成為了權力遊戲中的犧牲品。

至於詹姆,他一直以來前夢想著成為充滿榮譽且守衛國王的騎士,如同前述,這也導致了他與父親的爭執。然而,成為御林鐵衛的他卻飽受無法保護其女王蕾拉.坦格利安(Rhaella Targaryen),因為施暴者正是他的國王伊里斯二世(Aerys II Targaryen)。最終他深至被半強迫地直接殺害他立誓要保護的國王,換來了為人不齒的稱號「弒君者」(Kingslayer)。失去了榮耀的他之後又在被斬斷右手之後失去了他剩下一個引以為傲的劍術。此外,他與愛人瑟曦的關係也面臨崩壞,而他最後更是因為嘗試拯救弟弟而間接導致父親死亡。甚至還從處在崩潰狀態的提利昂那裡得知喬佛里(Joffery Baratheon)是被其殺害的(雖然不是事實),以及瑟曦早就與很多男人有過一腿。最後,在失去一切的狀況下,他反而成為了他一直以來最想成為的,御林鐵衛的領導人。

最後則是提利昂,他醜惡的外表和身材一直以來都被視為是一種詛咒,導致母親死亡的難產更讓其變成父親憎恨的目標。從小就得不到關愛的他逐準成長成了一個世故、狡滑而且毒舌的性格。他曾被強迫觀看五十個士兵強姦他的初戀情人,而他則是最後一個上她的人。從此之後,他就再也不願意相信所謂的真愛,並流連忘返於妓院。他在妓院找到了一位叫做雪伊(Shae)的美麗女子,雖然表面上他自己都多次提醒自己雪伊根本不可能真心喜歡他,但實際上我們都看得出來他動了真心,而且還多次冒風險要把她藏起來,搞得他自己也開始懷疑自己的動機。然而在喬佛里死亡後的審判上雪伊果然背叛他做出不利於他的證詞,提利昂最終在意識到雪伊與其父親有染之後親手殺死了兩人。在這段人生中,提利昂的人生目標就是尋找真愛,但他也是最對此感到懷疑並最常嘲笑這種念頭的人。在他的各種目標接連被破懷之後,他所賴以維繫的世界也隨之崩塌。

(以上暴雷)

蘭尼斯特家族的成員是我在《冰與火之歌》中最喜歡的角色,他們就如同萊納一樣,有極為矛盾的內心以及宛如被開玩笑一般的人生。在《Code Geass 反叛的魯路修》中其實也有類似的情節,(暴雷→)在劇情最後,魯路修成為了他最厭惡的帝王,而朱雀則成為了他最憎恨的Zero(←暴雷)。萊納也是如此,他從來沒有成功做到任何他想要做的事情,卻在已經放棄所有一切的時候被迫去嘗試完成他最一開始的人生目標。

人生就只是創造你的人對你開的一場巨大的笑話而已。

雖然我說萊納什麼都沒做到,但實際上並非如此就是了。在第93話〈暗夜火車〉(闇夜の列車)中,萊納曾經要求法爾可要從晦暗不明的未來中拯救賈碧。對於賈碧故事有興趣的人可以看看「拯救賈碧」。我們知道賈碧在某種意義下的確是被法爾可拯救成功了,就如同她最終在第118話〈偷襲〉(騙し討ち)中對法爾可承認自己的錯誤一樣。我認為法爾可對於賈碧的愛可以說是拯救賈碧的關鍵,當然莎夏父親也相當重要,不過總結而言,萊納至少可以說是在這部分成功地做到了某些事情。

無論如何,萊納之後在第127話〈終末之夜〉(終末の夜)被約翰暴打並被賈碧救;在第132話〈自由之翼〉(自由の翼)中與亞妮和解;還甚至在第135話〈天地之戰〉中被約翰救了一命。從這邊來看他也算是圓滿地完成了角色的任務,多多少少洗淨了他充滿罪惡感的心靈吧。

第127話

死亡、自由、生命的意義

在被討厭的時候會很想死沒錯,但受到他人喜歡時也同樣想死,因為像我這樣的人真得值得受到這麼好的對待嗎?我對此感到深深的懷疑,不由地想一死了之。

接下來就只是一些沒什麼內容的雜談而已了。

從萊納的角度來看,比起繼續活下去比憎恨自己,死亡也許對他來說反而是一種解脫。法爾可在第103話〈強襲〉(強襲)中也曾經意識到萊納可能抱持著這個想法,故巨人之力並沒有修補身體。這種想法我有時候也會有,而我總不禁會想,是不是其實死亡才是一種自由呢?有以下兩個理由。

在談談這兩個理由之前,我想我應該要強調一下,我並沒有在倡導任何傷害自己的行為。如果你有任何這方面的需求,請記得務必尋求他人的協助。

漫畫心得:(進巨)為什麼里維沒有救艾爾文 — 哲學宅 Philosophy Otaku — Medium我曾經討論過為什麼里維沒有拯救艾爾文,其中我的第一個理由是關於自由與死亡的問題。簡單來說,死亡可以是一種獲得自由的方式,因為任何人都必須要有某些目標才能活下去,但同時他們也會是被這些目標給綁住的奴隸。這是我第一個理由。

第二個理由就比較長一點了。大部分我所做的事情都或多或少與我的自由意志有關。比如說,我吃晚餐雖然是因為我決定要這麼做,但同時也可能是因為我肚子超餓。我任何所為大概都可以說是基於某些理由。然而,如果一個行動是建立在某些理由之上,那我就不能說我的該行動是完全建立在我的自由意志之上。換句話來說,如果我吃晚餐完全只是因為我決定要吃,那我就在這個行為上完全是自由的。但從某方面來說,這大概也是不可能的吧,畢竟所有我所做的事情通常都能追本溯源地找到某個源頭做為解釋的理由,而這個源頭正是我所不能掌控的「誕生於這個世界上」。反過來說,唯一一個真正自由的行動,也許就可以說是自殺,把「誕生於這個世界上」這件完全不是出於我意願的事情給否定掉。自殺或許在這個意義上,正是唯一一件不需要任何理由,只需要自由意志就可以完成的事情吧。

類似的想法也曾經出現在《新世紀福音戰士》中,(暴雷→)第十七,也是最後一個使徒就視死亡為終極的自由。(←暴雷)容我再強調一次我並沒有建議大家自殺。我只是受到一點萊納故事的啟發,因為當我們有時失去人生目標的時候,我們也總是會試圖詢問為何誕生於這個世界,生命的意義又是什麼之類的問題。在第71話〈旁觀者〉(傍観者)中,艾連的母親就曾經提供過一個解答。她認為最重要的並不是存在的意義,而是存在的事實,畢竟誕生在這個世界上本身就已經是最偉大的事情了。在《新世紀福音戰士》的電視版結局中,(暴雷→)主角最終克服了自我厭惡的情緒,並同時肯認了自我的存在。實際上他有任何改變嗎?唯一改變的就只有他的內心而已。(←暴雷)

如果你能接受這個想法,那你也許也能接受我接下來想說的。誕生於這個世界上是唯一一件超越個人自由意志的事件,而沒有任何人應該為不是由他決定的結果負上任何責任。因此,該為此負責的應該是創造我們的人,你可能視之為神,是笛卡爾的惡魔,或瘋狂科學家的桶中腦,甚至是你的父母也可以。但到底誰創造你一點都不重要,畢竟你根本就不可能找到他,而就算是你父母也是由其它的什麼東西所創造的。最重要的是,既然都找不到了,何不創造一個屬於你自己的答案呢?要創造什麼答案當然就是你的自由。答案甚至不需要只有一個。

在創造自己答案的同時,你同時也是在為他人創造,如同艾爾文在第80話〈無名的士兵〉(名も無き兵士)所演講得那樣。銘記在心,每個人都是因為被需要,才被創造出來的,正如同歐良果彭在第106話〈義勇兵〉(義勇兵)中所述。

如果你願意看到這裡,我誠心建議創造屬於你自己的答案吧,因為這也許正是唯一一件我們能夠證明我們尚有自由的做法了。嘗試著好好愛自己吧。

專頁

--

--

哲學宅 Philosophy Otaku

哲學和御宅,我全都要!To choose between Philosophy and Otaku, I just K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