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畫心得:(進巨)約翰的怒火,歷史洪流中的無可奈何
暴雷警告:直到漫畫第137話
我也會在文章裡談到《獵人》第2話、《絕命毒師》以及《王冠》。不想被暴雷的人可以跳過「(暴雷)」的段落。
要真正瞭解一個人,就要知道他生氣的理由。
《進擊的巨人》中有非常多的角色,這些角色也各自有屬於自己特殊的地方。在主角群中,米卡莎操縱立體裝置的技術最好,阿爾敏很聰明,艾連擁有最堅定的人生目標;萊納、亞妮、貝爾托特和尤米爾都擁有巨人之力;克里斯塔其實擁有王家血統的希絲特莉亞;至於莎夏和柯尼則負責帶來歡樂,但至少還有用對他們家鄉的描述來形塑其人格特質。相較於此,約翰這個角色似乎就顯得平談無奇(有多少人知道他的出生地呢?),而且一開始他還被描述成是一個容易與人發生衝突,只為自己好的爛人。這件事情在第23話〈女巨人〉(女型の巨人)中,萊納有非常精闢的見解。
讓我們假設存在一部沒有約翰的《進擊的巨人》,這部作品是否仍然能夠畫得下去呢?看起來應該還是可以。也就是說,約翰本質上應該不能算是必要存在的角色。然而,這不代表這個故事不需要他的存在。即使與主線劇情沒有非常大的關聯,約翰仍然在進巨中扮演著一個相當重要的角色。我在漫畫心得:(進巨)莎夏與那顆馬鈴薯 — 哲學宅 Philosophy Otaku — Medium中提過莎夏代表著是一種純真。約翰也是同理,而我認為約翰在這部作品中所扮演的,就是平凡。
在進入主題之前,約翰這個名字似乎被某些人認定是翻譯錯誤,因為英文是「Jean」而非「John」。雖然我沒有任何語言學的背景,不過跟據https://www.thebump.com/b/jean-baby-name的說法,Jean源自希伯來語中「神是慈祥的」意思,並且是女性名字的John。這樣看起來其實並沒有翻錯,但無論如何這都只是提外話就是了。
平凡卻又不平凡
為什麼平凡的這個特質如此重要呢?主要就是因為這容易與同樣平凡的讀者們產生共鳴。我曾在漫畫心得:《進擊的巨人》中的人文情懷(下)-文學篇 — 哲學宅 Philosophy Otaku — Medium討論過,讓讀者對作品中的人事物產生共鳴的一種方式就是讓他們感受在現實中同樣會感受到的情感。這也是為什麼許多以青少年為客群的漫畫都是從一個平凡的國高中生開始寫起,畢竟在這個出發點之下,很容易就可以讓讀者將自己代入主角的身份中,也更容易讓他們想要繼續看看這個與他們沒有什麼差別的主角,究竟有什麼能耐開創出一個有趣的故事。另一個經典的例子就是《絕命毒師》,(暴雷→)劇中主角所遇到的中年危機,實際上精準地描繪了美國人民在中年會遇到的種種困擾。(←暴雷)
當然,這個平凡人所遇到的不平凡事才是最重要的看點,而約翰做為一個平凡人,又到底有什麼不平凡之處而得以使其變得如此迷人呢?我認為一個最重要的關鍵,就是在於他生氣時的刻畫。我會想到這件事情,主要是因為看了《獵人》第2話的內容,(暴雷→)當時酷拉皮卡與雷歐力正準備去甲板上打架,小傑阻止了要介入的船長,並告訴他與真正瞭解一個人,就要知道什麼事情會讓他生氣。(←暴雷)我們也可以再次於《絕命毒師》中發現同樣的例子,(暴雷→) 傑西.平克曼只要在遇到小孩受傷的事情時就會發火,不顧一切做出違反常理的舉動,但也正是這些舉動讓我們得以深入瞭解這個角色的迷入之處。(←暴雷)
那麼到底約翰會為什麼事情生氣呢?在這個角色的人生中總共有兩個重要的轉戾點。首先當然是馬可的死亡。在第18話〈現在該做什麼?〉(今、何をすべきか)中,約翰先是確認了馬可的死亡,想到過去這個宅心仁厚的朋友告訴他的話,並在最後決定加入調查兵團,成為了一個與之前完全不一樣的人。他在營火中的那一慕也是我最喜歡的橋段之一。
第二個轉戾點則是在第59話〈邪道之魂〉(外道の魂)中,這一話是約翰第一次真正有意識地去思考殺人的必要性,當然他始終都沒有真正習慣這件事情就是了。這個困擾一直出現在這個角色的刻畫上,比如第64話〈歡迎會〉(歓迎会)中他第一次殺人;第74話〈他們所看到的世界〉(彼らが見た世界);第83話〈剁刀〉(大鉈)中他與萊納的交鋒;第104話〈勝者〉(勝者)中他沒有用雷槍打中車力巨人;以及第126話〈矜持〉(矜持)中他有意射偏的行為。
這兩個轉戾點成就了約翰這個角色,但我認為第一個才是塑造其核心的關鍵。僅僅是在殺人前猶豫並不足以讓這個角色突出,而實際上莎夏與柯尼也有同樣的特質。因此,約翰得以成為一個特別角色的原因,最主要還是來自於馬可的死亡,而這也是往後我們看到約翰生氣的最根本原因。
在第127話〈終末之夜〉(終末の夜)中裡,約翰在得知馬可死因後暴打了萊納一波,直到被賈碧阻止才停下來。我們知道在意識到世界的真實之後,某些怒氣仍然不會因此而消失。比如說,猶太人對於納粹的憤怒即使在閱讀了《平凡的邪惡:艾希曼耶路撒冷大審紀實》,瞭解為納粹工作的人是如何思考之後,也不太可能會讓怒火消失。這種情緒會以其最純粹的方式繼續存在,而這也是約翰對於萊納所擁有的情緒,因為這即使在他瞭解了萊納的痛苦之後也不會消失。諷刺的是,在第105話〈殺人子彈〉(凶弾)中,即使目睹了莎夏在眼前被賈碧殺死,約翰仍然拒絕直接將兩個小孩丟下飛船,因為他知道這種憎恨如果被延續下去會沒完沒了。不過,也正是這種矛盾和怒氣,讓約翰得以成為一種獨特的存在。
平凡卻又偉大
「我只是個負責操舵的人罷了。我現在瞭解為何祖先從未有人願意握住這個船舵。真的太過沉重了……我也很想立撒手不管,然而現在已經到了不得不有人掌舵的時刻。只不過剛好是我而已,只是剛好輪到我才不得不為之罷了。」威利.戴巴於第98話〈太好了〉(よかったな)
如同艾連在第97話〈手手相傳〉(手から手へ)所述,大部分的人都背負著某些並非他們意志所決定的東西,而如果他們知道前方等待他們的是什麼,他們可能早就落荒而逃了吧。然而,那些以自由意志主動躍入地獄的人,會看見只有他們能夠看見的光景。
威利很清楚想要世界與他們合作的代價,就是要讓雷貝里歐收容區被摧毀,成千上萬的艾爾迪亞人當地人會成為可憐的難民,而他自己甚至也無法倖免於難。這讓我聯想到了在第27話〈艾爾文.史密斯〉(エルヴィン・スミス)中對於艾爾文不會吝於犧牲部下性命的描述。這種行動甚至讓馬迦特也承認他們自己也是惡魔。但另一方面,雖然威利曾為此猶豫過,但他最終仍然主動躍入這個地獄,即使只是恰好輪到他而已,但有些工作總是需要有人完成吧。
我認為威利的詮釋是相當有道理的。歷史上偉大的人通常都的確很優秀,但大部分情況下他們只是被歷史的洪流給沖到了某個特定位置,最終被迫成為那些偉大之人。在第108話中,柯尼提到如果約翰(如果沒死的話)應該是要成為軍團的領導人物才對。的確,約翰無庸置疑地是擁有比柯尼聰明的頭腦,但他也同時真的只是一介平凡人罷了。他能夠有這個機會的原因,也不過就是剛好輪到他,或是說他剛好沒有死而已。漢吉也是如此,正如同她在第109話〈引導者〉(導く者)中所想到薩尼斯對她說過的話,位置永遠存在,當前一個人離去之時,就必須要有下一個來填補而已。填補這個位置的人往往會受不了想一走了之,因此漢吉才會在第107話〈來客〉(来客)中,哀嘆艾爾文的唯一錯誤,就是選了她做為後繼者吧。順道一提,我認為《王冠》對於這種無奈的描述是相當精確的,有興趣的人絕對可以去看一看。
當然,做為一個普通人其實也滿好的。在第71話〈旁觀者〉(傍観者)中,艾連母親就曾經提到,出生在這個世界這件事情本身,就已經讓一個人足夠偉大了。我們本來就沒有必要成為什麼比其他人更優秀的人物。
另一方面來說,到底約翰的地獄又是什麼呢?我傾向於認定這是對抗艾連的行動。如同弗洛克在第125話〈日落〉(夕焼け)所述,約翰只要什麼都不做,就可以輕易獲得他從訓練兵以來就一直渴望的舒服生活。這在第127話〈終末之夜〉(終末の夜)中對於約翰理想的生活也有非常清楚的刻畫,而他想要迴避把他叫醒的漢吉那一幕,則讓人想起來在第13話〈傷〉(傷)以及第14話〈原始欲望〉(原初的欲求)中,阿爾敏叫醒失控艾連的場景。此外,約翰的情況也不禁讓人聯想到萊納最終在放棄所有目標後反而被迫去拯救世界的畫面(關於萊納的文章在漫畫心得:(進巨)萊納、自殺、自由 — 哲學宅 Philosophy Otaku — Medium)。更重要的是,其實約翰一定程度上是認同艾連行為的動機的,正如同他在第127話〈終末之夜〉(終末の夜)中與漢吉與馬迦特爭論的那樣。不過,漢吉最終讓他想起了他最一開始轉變的契機,也就是馬可的死亡。在馬可的注視之下,他決定主動躍進地獄,承擔從最一開始以來他決定背負的責任。從這裡也可以看的出來,他與馬迦特爭論的是艾爾迪亞人的歷史困境,聽萊納解釋的是他好友的死亡。明明前者看起來是比較重要的話題,他最終失控暴怒的原因卻是後者。但也正是因為我們知道了約翰這個角色生氣的理由,我們才得以正真瞭解這個人。